【通信產業網訊】(記者 黨博文)日前,OPPO K11全平臺正式開售,作為搭載了旗艦級別IMX890大底傳感器并喊出“四年流暢旗艦影像”口號的的手機,以其首銷期間1799元的起售價吸引了諸多消費者的關注,而從首批消費者購買的真實反饋來看,在2000元檔位OPPO K11顯然也十分能打,那么,除了IMX890大底傳感器之外,OPPO K11還有哪些亮點?
類RENO設計,超窄直面屏表現亮眼
一直以來,2000元以下價位的手機在外觀方面都鮮有亮眼設計,這對于一些追求個性的消費者無疑是痛點,而本次OPPO K11在色彩搭配上,采用了冰川藍、月影灰共 2 款配色,前者選用了同檔位罕見的織羽流沙工藝,在轉動機身會呈現霞光般的漸變色彩,這也讓K11遠看好像是Reno系列,頗具越級設計搭配。
翻到正面,OPPO K11搭載了6.7英寸天馬OLED全面屏,屏幕比例20:9,分辨率2412x1080px、394ppi、最高支持120Hz刷新率,雖然乍看無過多亮點,但是放在這個價位段搭配OPPO一貫的調教與色準,OPPO K11的屏幕素質整體表現的仍可圈可點,高達93.4%的屏占比搭配超窄直面屏設計,整體的視覺沉浸感也十分出色。
整機尺寸上,OPPO K11的尺寸為162.7mm*75.5mm*8.23mm,重量為184g,修長的機身比例搭配輕巧的整機質量讓OPPO K11在實際握持的感覺十分順手,特別是在單手使用的情況下也不會有明顯卡手的情況。
給予千元機性能與流暢
事實上,消費者對于千元機的購買,更多的看重產品的流暢和可靠體驗,也正因此,OPPO K11從續航、性能及存儲技術方面發力,力求給予消費者常用常新的體驗。
基礎配置上,OPPO K11搭載了高通驍龍782G芯片,該芯片采用臺積電6nm制程工藝,大核主頻達2.7Ghz,雖沒有旗艦級芯片那么夸張的性能表現,但是在流暢與穩定性上也十分出色,搭配極低的功耗表現,可以帶來出色的長時間娛樂體驗,與此同時,OPPO K11最高支持12+512GB 大容量內存,且支持外置內存卡,最大可以拓展1TB,在旗艦同款的內存基因重組技術和煥新存儲技術加持下,OPPO K11的整體使用表現十分可靠。
在《王者榮耀》的實際娛樂表現中,筆者將游戲畫面調至高畫質,在一局近20分鐘的游戲對局中,OPPO K11的幀率表現都比較穩定,幀率一直穩定在 左右,對于這樣一款芯片,可以說OPPO K11調教的十分成熟。
較為亮眼的是OPPO K11的續航表現,OPPO K11搭載了5000mAh 超大電池,并支持長壽版100W超級閃充,在實際測試中,手機電量完全用盡自然關機后,平均在28分鐘左右即可實現電量100%的滿血復活,而在日常體驗中,通過近一天的性能、影像測試,OPPO K11的電量依然能剩余10%,對于非重度用戶來說完全可以實現一天一充,而當低電量模式開啟之后,更是徹底告別用電焦慮。
FIND系列影像能力下放,彰顯旗艦影像體驗
作為定位于旗艦影像的OPPO K11,實際的影像表現也是體驗的重點。
先看參數,OPPO K11搭載了 5000萬像素索尼IMX890旗艦大底主攝,支持 OIS 光學防抖,這一與Find X6同款的旗艦大底,搭配自然人像虛化引擎、動態抓拍引擎、超清畫質引擎三大旗艦影像算法,僅在參數層面便頗有旗艦影像的味道。
實際體驗中,筆者能明顯的感受到OPPO K11就像是一個長焦能力被削弱的FIND X6,在主攝能力上與FIND X6幾乎保留了相同的旗艦影像實力。
從樣片可看,得益于IMX890主攝強大的解析力與感光能力,OPPO K11無論在光線充足還是昏暗的環境下對畫面的捕捉效果十分出色,畫面顏色整體真實準確,很符合肉眼的視覺效果,特別是在夜晚攝影時,在OIS光學防抖的加持下,無論是抓拍、暗光環境下都具有更穩定的成片能力,讓畫面更清晰。
寫在最后
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在筆者看來,得益于在影像賽道的持續積累,OPPO深知消費者在2000元檔位也是有十分清晰的攝影訴求,因此,OPPO將FIND X6主攝能力的“下放”,旨在讓更多用戶都能有機會體驗到 OPPO的旗艦影像實力,也讓OPPO K11可以稱為當下2000元檔位最出色的拍照手機,對于有旗艦影像需求的消費者,OPPO K11絕對是不可錯過的甜品級手機。
責任編輯:黨博文
【歡迎關注通信產業網官方微信(微信號:通信產業網)】
版權聲明:凡來源標注有“通信產業報”或“通信產業網”字樣的文章,凡標注有“通信產業網”或者“www.astroglide.net”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通信產業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復制、摘編等用于商業用途。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通信產業網”。
馬繼華
評論:4G被標識成5G,到底錯在哪里?
不管是運營商,還是手機廠商,或者有關...【詳細】
老解09.14
蘋果“虛標5G”了嗎?
崔亮亮09.11
問答: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談文心一言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