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產業網訊】2022年12月20日,GSMA高級顧問王建宙和IEEE行業杰出領袖、中國電信原總經理李正茂蒞臨GSMA創新論壇,“坐”而論道,就5G、云網融合、5.5G、6G、元宇宙等問題分享了他們的洞察和預見。
談及2022年5G發展的最大特征,GSMA高級顧問王建宙表示,2022年是5G在全球大發展的一年,推動5G大發展原因主要有三個: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低頻段的大規模應用、5G的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都更加成熟。
數字化轉型對5G的要求更加迫切了,網絡的程度已經作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非常重要的體現,世界各國都爭相要建設5G網絡。王建宙指出,在過去的一年里,5G的應用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幾年前設想的應用全部成為現實,還出現了很多以前沒有想到的應用。此外,中國商飛公司獲得了5G專網的頻率使用,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專網使用特別的頻率,可以使5G的技術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
王建宙表示,云在今天已經是一種基礎設施了。提供云服務是運營商的天職。面對互聯網公司、設備制造商、電商企業的挑戰時,一方面要發揮運營商的特長和優勢,例如云網融合;另一方面,要優化人才知識結構。
“坐看云起”時,關于通信業發展大趨勢,李正茂認為,云計算的技術和通信網的技術發展到今天,必然要走到一起,中國的三大運營商,最近幾年都對云和網如何結合有大量的思考和實踐,提出了云網融合、算力網絡、算網一體等概念,其實是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給出的不同的定義。
李正茂進一步指出,最近幾年大家終于發現,運營商有一條破解單純成為管道的戰略選擇,就是走云網融合,要自主掌握云的核心技術。由于云網融合在基礎設施層面非常適合運營商,運營商一旦發力,就在IaaS層面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過去兩年,三大運營商在云業務方面,每年都是翻番地往上增長。中國電信今年上半年云收入的規模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達到了280億。這樣的增長使大家看到運營商重新找到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重新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甚至引發新一輪運營商估值的修正。
在談到對未來的期望時,李正茂預計未來三年,可能是5G 2B應用的爆發期,非常值得期待。而對6G下定義現在還為時過早,6G應該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有許多可以由顛覆性、突破性的技術和理念可能會產生,例如無蜂窩網絡、確定性網絡、元宇宙支持、天地一體等等。
王建宙認為,5.5G或者今后的6G,需要在降低功耗方面能夠有所突破,通過改進元器件以及引入AI來解決網絡本身的問題,從而來降低功耗。此外,元宇宙目前關注的重點逐漸從有沉浸式體驗的虛擬世界轉變為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融合,這將會進一步推動5G的發展,推動AR、VR、MR的發展,推動腦機接口的發展。
責任編輯:胡媛
【歡迎關注通信產業網官方微信(微信號:通信產業網)】
版權聲明:凡來源標注有“通信產業報”或“通信產業網”字樣的文章,凡標注有“通信產業網”或者“www.astroglide.net”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通信產業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復制、摘編等用于商業用途。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通信產業網”。
馬繼華
評論:4G被標識成5G,到底錯在哪里?
不管是運營商,還是手機廠商,或者有關...【詳細】
老解09.14
蘋果“虛標5G”了嗎?
崔亮亮09.11
問答: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談文心一言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