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型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強調要大力建設“數字中國”“網絡強國”,為我國信息通信行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光纖光纜是信息通信傳輸的重要載體,也是數字經濟信息底座的基礎之一,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基礎性戰略作用。十年來,我國從光纖光纜生產大國邁向光通信強國,基礎設施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撐了新型信息技術發展和通信網絡建設,為推動數字經濟開啟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光纖光纜從生產制造到光網建設取得跨越式發展
光纖的高帶寬、低衰減等諸多優勢使得光纖通信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中國光纖光纜制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歷程實踐了科學發展之路。近年來的“寬帶中國”“光進銅退”“雙千兆”“網絡強國”建設更是助推光纖光纜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十年來,在基礎網絡建設、固定寬帶接入與移動流量市場需求增長的共同驅動下,我國光纖市場獲得大發展,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光纖網絡,是名副其實的光纖光纜生產大國。光纜年產量從2012年的1.85億芯公里穩步增長到2021年的3.22億芯公里,年產量增長了73.9%。2022年1至8月份光纜產量2.32億芯公里,同比增長11.7%,保持較高增速。截至2022年8月,近十年累計生產光纜29.8億芯公里,光纜產量居全球之首。
我國不僅是光纖光纜生產大國,還是貿易大國,光纖光纜出口量世界第一。2021年我國光纖光纜出口總量是2013年的4.9倍。其中,2021年光纜出口量為40.4萬噸,出口額168.4億元,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是2017年的2.2倍和1.7倍;光纖出口量為9314噸,出口額30.7億元,分別是2017年的4.7倍和2.0倍。國內光纖光纜龍頭企業積極布局海外,我國光纖光纜出口量穩步增長,2022年前8個月光纖光纜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22.7%。
在光纖光纜行業大發展的同時,我國光纖網絡建設取得新突破。光纜線路長度從2012年的1481萬公里增長到2022年6月的5791萬公里,增長了2.9倍,2012年至2021年光纜線路長度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7%。我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光纖化固定通信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全國所有地級城市均建成光網城市,尤其是光纜的最后一公里建設在近十年得到快速發展。接入網光纜長度從2012年的669萬公里增長到2022年6月的3625萬公里,增加了4.4倍,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接入網光纜長度占比也從十年前的45.2%提升到目前的62.6%。我國已經基本實現光纖入戶,并逐步向“十四五”提出的光纖到房間(FTTR)、光纖到桌面(FTTD)目標發展。光纖光纜建設也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農村寬帶網絡建設,我國已經歷史性實現全國行政村“村村通寬帶”,為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做出了重要貢獻。
光纖光纜的發展使得固定互聯網接入帶寬實現指數級增長
十年來,在4G/5G 網絡建設、寬帶中國、新基建、雙千兆等國家產業政策推動下,我國寬帶網絡加速建設,固定互聯網接入用戶的光纖化、高速化進程不斷加快,固定互聯網接入帶寬實現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數級增長。
2012年全國1.75億固定互聯網接入用戶中,81.2%的用戶帶寬在2M至8M之間,僅有13.1%的用戶接入帶寬在8M及以上。十年后的今天,截至2022年8月末,固定寬帶接入用戶規模已經達到5.71億戶,增加了2.3倍,其中95.0%是光纖接入(FTTH/O)用戶。100M及以上的用戶占比達到93.8%,其中更是有12.4%用戶的接入帶寬在1000M及以上。固定互聯網用戶的接入帶寬實現指數級增長,并且近年來千兆帶寬用戶規模增長迅速,占比不斷提升。
寬帶用戶規模和帶寬快速增長的背后是光纖網絡發展建設和覆蓋能力的不斷提升。2012年光纖接入(FTTH/O)端口1.15億個,占互聯網接入端口的比重為22.7%,到2022年8月,光纖接入(FTTH/O)端口達到9.85億個,規模增加了7.7倍,占互聯網接入端口的比重更是提升至95.5%,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的技術類型發生根本性變化,接入端口基本實現全光纖化。截至2022年8月,我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G無源光纖網絡(PON)端口數達1214萬個,千兆光纖寬帶網絡覆蓋和服務能力快速提升。
光纖光纜發展有力支撐了移動網絡建設和互聯網應用發展
光纖光纜總長度的快速增長,支撐了移動通信基站加快廣度和深度覆蓋,為移動通信的承載網增加前傳與中傳容量提供了技術保障,有力支撐了我國4G、5G移動通信網絡建設。我國移動通信基站從2012年207萬個增長到2022年8月1062萬個,基站規模增加了4.1倍,2012年至2021年基站規模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9.1%。2012年3G基站82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39.7%,3G用戶2.33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20.9%。這十年正是我國3G、4G、5G快速發展階段,2021年我國4G基站達590萬個;截至2022年8月,5G基站總數達210.2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19.8%,5G用戶4.92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29.4%。我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最先進的5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縣城城區和92%以上的鄉鎮鎮區,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領”的跨越,光纖網絡建設有力支撐了我國移動通信發展。
光纖傳輸網的發展助力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迅速崛起和蓬勃發展。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從2012年的7.7億GB增長到2021年的2216億GB,增長了286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7.6%;移動互聯網月戶均流量(DOU)從2012年的98MB增長到2022年8月的15.2GB,增長了158倍。當前,移動視頻、移動音樂、手機游戲、移動IM、手機支付和電子商務等移動互聯應用已經深入百姓日常生活,互聯網應用正進一步與實體經濟融合,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光纖光纜等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新型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有力支撐了各項通信業務的開展,為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巨大變化。2015年以來我國先后取消了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流量“漫游”費等,固定寬帶單位帶寬和移動網絡單位流量平均資費降幅超過95%,企業寬帶和專線單位帶寬平均資費降幅超過了70%,各項降費舉措年均惠及用戶逾10億人次,累計讓利超過7000億元。2021年,固定寬帶平均下載速率62.6Mbit/s,比2013年增長16.7倍;移動寬帶平均下載速率59.3Mbit/s,比2016年增長4.0倍。光纖網絡建設帶來網絡速率大幅提高,為人們生活品質提升、企業降本增效發揮了支撐作用。隨著信息傳輸業服務能力的提升,互聯網新經濟蓬勃發展,我國在通往網絡強國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光纖光纜行業發展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成就一批全球領先的光通信企業
2012年前后,我國光纖光纜行業處在大而不強的狀態,中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研發不足,同時面臨國外企業的低價傾銷。中國通信企業協會組織中國光纖產業企業,先后發起14起光纖、光纖預制棒反傾銷案,在國家商務部的大力支持和相關企業共同努力下,14起案件均取得勝訴,保護了民族企業合法權益,為我國光纖、光纖預制棒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為我國光纖企業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通信電纜光纜專業委員會為此被商務部授予案件跟蹤優秀獎。
經過十年的發展,光纖光纜行業在光纖預制棒工藝技術、超低衰減G.654.E光纖、多芯光纖、光纖到房間(FTTR)解決方案、終端千兆光互聯產品、特種光纜等領域加強研發,將自主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正在由光纖光纜生產大國向強國轉變。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數據庫不完全統計,光纖光纜相關專利累計近5萬件,位居全球前列。目前芯棒制造普遍采用改進的化學氣相沉積法(MCVD)、等離子體化學氣相 沉積法(PCVD)、軸向氣相沉積法(VAD)和棒外化學氣相沉積法(OVD)四大 主流工藝,其中國內以 PCVD、VAD、OVD 工藝為主,國內龍頭企業在光棒技術上均各自掌握核心優勢。在近十年光纖光纜行業發展新浪潮中,我國的一批光電纜企業,如長飛光纖、烽火通信、亨通光電、富通集團、中天科技等不斷發展壯大,技術實力和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已經發展成為全球行業頭部企業。在湖北、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四川等省份,分布建立了一批光纖光纜企業集群,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鏈。
光纖光纜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產業政策的正確指導。2013年,國家出臺了“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大力支持城鄉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優化升級。2018年全國接入網絡基本實現光纖化,光纜線路總長度穩居世界第一,全國光網城市全面建成。國家制定的《“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雙千兆"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 年)》等一系列文件為行業發展提出了新目標,明確了千兆用戶發展和光纖網絡建設等要求,進一步推動光纖光纜行業發展。此外,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啟動,電信運營商的干線光纜升級工程,為光纖光纜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責任編輯:楊歡慶
【歡迎關注通信產業網官方微信(微信號:通信產業網)】
版權聲明:凡來源標注有“通信產業報”或“通信產業網”字樣的文章,凡標注有“通信產業網”或者“www.astroglide.net”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通信產業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復制、摘編等用于商業用途。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通信產業網”。
崔亮亮
收縮還是擴張:eSIM怎么啦?
近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相繼宣布暫停...【詳細】
通文07.28
奇安信發布應急響應報告:老舊網絡安全隱患依然大行其道
馬繼華07.27
運營商eSIM:開得郁悶,關得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