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無論是對外服務客戶還是對內保持員工敬業度,企業都比以往更加依賴數字渠道。然而,數字化轉型給IT團隊帶來了巨大挑戰,IT團隊缺乏統一的管理工具,只能用單獨、孤立的工具管理所有類型的設備和用戶,且這些設備和用戶來自分支機構與公司等不同位置,有關報告指出,62%的IT組織使用超過4個網絡管理工具,這讓IT管理變得耗時且低效,還容易帶來勒索攻擊等網絡安全問題。
日前,在Aruba 2023新年媒體溝通會上,Aruba中國區總經理謝建國指出,作為邊緣網絡領導者,Aruba正通過不斷地在技術上、產品上的創新,幫助用戶打造面向未來的高性能網絡。
謝建國指出,Aruba作為邊緣網絡的持續領導者,從WLAN到一體化有線無線網絡,通過對用戶業務訴求的持續深耕,Aruba提出了“網絡即服務”的模式。
據悉,Aruba一直集中資源在重點行業,致力于解決用戶的實際業務問題。今年,伴隨著服務新需求的提出,Aruba特別加大了服務資源的投入,為企業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包括對售后服務、對用戶服務的監測等。Aruba想做真正讓用戶有價值、讓用戶受益的技術,開拓了新產品市場,發布了多款產品解決方案。
事實上,靜態網絡已經無法滿足持續增長的業務需求,或者支持不斷變化的安全要求,企業必須基于自動化、安全性、敏捷性三個關鍵原則,持續進行網絡現代化改造。
在Aruba北中國區大客戶技術總監劉寧看來,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和網絡應用的復雜性在增加,企業對網絡智能化、彈性化的訴求不斷提升,因此,這就需要為業務的發展做靈活部署,特別是IT,特別是網絡。
同時,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網絡,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風險,由于這些設備固有的安全性和可見性限制,越來越多的物聯網連接擴大了企業的網絡攻擊面,使企業的網絡和數據安全面臨挑戰。第三方報告顯示,80%的組織都在他們的網絡中發現過并非IT團隊安裝的物聯網設備。
對此,Aruba正在為其邊緣服務平臺 (Aruba ESP) 提供更多人工智能和安全性。
據悉,Aruba ESP專為實現邊緣到云的連接、保護和自動化而設計。它基于AIOps、零信任網絡安全,以及從園區到分支機構的統一基礎架構,不僅能夠持續分析各網絡域的數據、追蹤SLA、識別異常并自我優化,還可以自動預測并解決網絡邊緣的問題,實現網絡上未知設備的自動偵測保護。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業界首個AI驅動的云原生平臺,Aruba ESP不是一個單獨的產品,而是一個框架,圍繞連接、保護、分析和行動、NaaS(網絡即服務)四個方面進行持續升級,為用戶提供服務。
談及未來發展, 謝建國以“攻 、守、創、投 ”四個字來概括,其中“攻”旨在在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市場發現新的機會;“守”旨在全力保護現有重要客戶,提高客戶滿意度;“創”旨在加速新產品和NaaS模式的市場導入;“投”旨在持續投資合作伙伴的培育和保護。
責任編輯:黨博文
【歡迎關注通信產業網官方微信(微信號:通信產業網)】
版權聲明:凡來源標注有“通信產業報”或“通信產業網”字樣的文章,凡標注有“通信產業網”或者“www.astroglide.net”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通信產業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復制、摘編等用于商業用途。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通信產業網”。
崔亮亮
收縮還是擴張:eSIM怎么啦?
近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相繼宣布暫停...【詳細】
通文07.28
奇安信發布應急響應報告:老舊網絡安全隱患依然大行其道
馬繼華07.27
運營商eSIM:開得郁悶,關得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