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產業網訊】(記者 高超)8月25日晚間,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
據半年報,長飛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15億元,同比增長8.2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7億元,同比增長15.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5.64億元,同比增長 21.66%。
今年上半年,長飛公司緊抓“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東數西算”等國家政策帶來的市場機遇,鞏固了主業的行業領先優勢,取得了業績的穩步增長。其中,預制棒及光纖分部的毛利率達53.97%,較去年同期增長6.59個百分點。
事實上,長飛公司上半年在國內光纖光纜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在中國移動2023年至2024年普通光纜集中采購中,長飛公司獲得約19.4%的中標份額,位列第一,為該公司全年業績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在生產效率方面,長飛公司持續改善預制棒及光纖工藝水平,鞏固了成本優勢。得益于該公司持續向客戶提供技術先進、性能卓越和質量出眾的產品及服務,2023 年上半年,長飛公司還獲評 2022 年中國移動一級集采優秀供應商(A 級)及中國電信 2022 年度集團級優秀供應商等重要榮譽。
在科技創新方面,長飛公司在光纖光纜主業,不僅享有市場份額及成本效率優勢,在行業技術創新及新產品研發方面,亦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該公司以市場為導向,聚焦客戶實際需求及行業應用場景,在下一代產品與先進智能制造技術方面進行了前瞻性布局,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果?;陂L距離、高速率、大容量的核心優勢,公司遠貝超強超低衰減G.654.E光纖在通信網絡干線升級及“東數西算”數據中心集群的光纖直連場景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在主要客戶于2022年進行的對該等產品的采購中,長飛公司中標份額領先,且在報告期內實現了規模交付,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改善了該公司的產品結構,體現了差異化競爭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未來物聯網、無人駕駛、智能工廠等應用的不斷成熟,以及人工智能對算力龐大的需求,市場對光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長飛公司在相關新型光纖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在研發進度及產品性能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針對提升光纖傳輸容量的需求,長飛公司成功開發多芯光纖、少模光纖等空分復用光纖系列產品,并已具備批量生產制備能力。
而在能進一步降低光信號在光纖中的傳導損耗、實現更低時延和更高帶寬的空芯反諧振光纖領域,長飛公司是目前國際范圍內少數可以實現公里級別空芯反諧振光纖制備的企業之一,研發的相關產品衰減性能指標全球領先。該公司已承擔“基于空芯光纖的超大容量光傳輸系統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關于光纖制備的課題。
未來,長飛公司將持續緊跟客戶需求,引領行業前沿技術及產品研發,強化核心競爭優勢。
在國際化方面,長飛公司面對海外光纖光纜需求的持續增長,緊抓市場機遇,深入實施國際化戰略舉措,聚焦重點區域與客戶,實現了高于市場增速的海外業務拓展。據半年報,長飛公司實現海外業務收入24.39億元,同比增長11.58%,而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已達 35.27%,創下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長飛公司海外產能建設趨于完善,印度尼西亞、南非、巴西、波蘭等地的產能擴充按規劃進行,已能覆蓋主要目標市場,能有效應對各區域貿易保護性措施。公司將根據市場需求,持續優化海外產能部署,實現國際業務可持續增長。
在多元化方面,長飛公司今年上半年在光器件與模塊、第三代半導體、工業激光器、海洋工程等主要多元化領域均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在光器件與模塊領域,長飛公司子公司博創科技 10G PON OLT光模塊出貨量國內領先;其開發的用于5G前傳的25GLR硅光模塊和用于5G中回傳的50G PAM4光模塊已實現規模銷售;在數通市場,該公司已向多家國內外互聯網客戶批量供貨25G至400G速率的中短距光模塊、有源光纜和高速銅纜,基于硅光子技術的 400G-DR4硅光模塊已實現量產出貨。
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長飛先進半導體將完成總額約36億元的A輪融資,用以建設第三代半導體外延、晶圓制造、封測等產線,建設完畢后將形成年產36萬片6英寸碳化硅晶圓及外延、年產 6100 萬個功率器件模塊的能力。
在工業激光器領域,長飛公司子公司長飛光坊已具備工業激光全產業鏈研發及生產能力,并實現了規模銷售。憑借領先的技術水平,該公司萬瓦級三包層摻鐿光纖獲中國激光行業創新貢獻獎組委會、激光制造網主辦中國激光行業創新貢獻獎“紅光獎”——“激光器件創新獎”。
在海洋工程領域,長飛公司子公司長飛寶勝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已初步具備施工服務能力,并完成了客戶海上風電 PB 項目首臺導管架的吊裝施工,取得了市場突破。
未來,長飛公司將繼續圍繞已布局的主要多元化領域進行業務的整合與發展,實現業務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責任編輯:高超
【歡迎關注通信產業網官方微信(微信號:通信產業網)】
版權聲明:凡來源標注有“通信產業報”或“通信產業網”字樣的文章,凡標注有“通信產業網”或者“www.astroglide.net”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通信產業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復制、摘編等用于商業用途。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通信產業網”。
馬繼華
評論:4G被標識成5G,到底錯在哪里?
不管是運營商,還是手機廠商,或者有關...【詳細】
老解09.14
蘋果“虛標5G”了嗎?
崔亮亮09.11
問答: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談文心一言測評